跳碼,是這幾年支付市場常常被提起的一個詞。如果要評明星詞語,非它莫屬。什么是跳碼?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么是“碼”?說的就是MCC碼,也稱商戶類別碼:由收單機構為特約商戶設置,用于標明銀聯卡交易環境、所在商戶的主營業務范圍和行業歸屬。
如今的跳碼主要指: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技術手段,將刷卡的交易記錄設定為B類優惠商戶、C類減免商戶,如加油站、超市、學校醫院這類低費率成本的商戶,報送銀聯系統,“偷取”銀行利潤。
什么是跳碼呢?
我先舉兩個例子,小伙伴們對照下看有沒有見過或者經歷過這種情況。
案例一,你常年在湖北做生意,下午急用錢,你用Pos機刷信用卡周轉一筆資金2萬元。刷卡后,信用卡推送賬單顯示該信用卡在廣東深圳的一個加油站消費了兩萬元。
案例二,上午九點你用Pos機刷信用卡周轉一點資金3000元,過一會該信用卡所屬銀行推送賬單顯示你在該城市某酒吧消費了3000元。對此,大家覺得這兩個案例有什么問題沒?這兩個都是有問題的,因為在刷信用卡的過程中出現了跳碼。
那什么是跳碼呢?
在銀行的系統里,對不同行業的商戶有不同的編號,最早的時候比如超市的費率是0.38,服裝類0.78,餐飲娛樂1.25,部分商戶為了少掏手續費,名字是餐飲的,實際套用的是0.38的編碼,這就是所謂的跳碼。
16年九六費改之后的行業標準費率
標準類0.6%,比如餐飲、百貨、娛樂、酒店、黃金珠寶等;
優惠類0.38%-0.48%比如超市、加油站、航空、報刊等;
公益類0比如公立醫院、公立學校、慈善機構、罰款等;
簡單的說,在Pos上刷支付機構提供的標準類商戶,結果實際上支付機構給你改成了優惠類或減免類,但還是按標準類商戶跟你收取手續費,多下來的被支付機構私吞。標準類的費率0.6,一萬手續費60,信用卡發卡行就要收45,剩下的銀聯和支付機構分。跳了別的,發卡行收的錢少了,偶爾一次無傷,十次跳八回,你認為自己的卡還有什么挽救呢?(除非你能提供真實消費發票)
為什么出現跳碼?
一是因為支付機構想多賺錢,所以出現跳商戶跳碼現象,比如上面的案例二。
二是一些Pos機即使是一清機,但是不具備全國性收單資質,只是具備區域性收單資質,就會出現跳區域跳碼。打個比方,這個Pos機公司只具備在華南的收單資質,你在河北用這家公司的Pos機刷了卡,信用卡賬單上顯示的商戶就會是跳到華南區域的商戶,比如長沙的一個商戶。
Pos機刷卡經常跳碼的影響
經常出現跳碼,會觸發銀行的風控系統預警,認為是不合理消費,套現行為。長期下去,銀行會對信用卡進行降額或者凍結處理,也會影響后續的提額。
所以小伙伴們選擇Pos機時,一定不能貪圖便宜,隨隨便便選擇一個Pos機用。一定要看這個Pos機對應的公司有沒有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許可證。也就是是不是一清機,具不具備全國性的收單資質。